湖北省咸宁市聚焦电动自行车使用端安全问题,坚持“源头治理、 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紧密围绕群众身边的具体实事项目,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借助科技保障群众电动自行车使用安全。
经广东省江门市人大第十六届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正式确定为2025年市政府民生实事,明确了年内全市新增7万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插座的目标,力求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充电难、充电贵、充电不安全问题”。
山西省临汾市深入贯彻落实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要求,以消除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为核心,统筹市场监管、消防、公安等多部门,构建全链条、全方位的长效管理机制,扎实推进整治工作。
为切实防范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近期天津市各区消防救援部门立足辖区实际,创新工作模式,通过科技赋能、精准宣传、系统治理等方式,持续深化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行动,全力筑牢城市消防安全防线。
福建省泉州市坚持系统思维、标本兼治,以建筑架空层消防安全管理为突破口,通过隐患动态清零、责任协同共治、宣传全域覆盖等举措,有效遏制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为全市安全发展奠定基础。
湖北省黄石市,聚焦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专项整治,坚持借势发力、凝聚合力,推动市政府将建设1.6万个电动车充电端口任务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通过“试点先行、科技赋能、闭环管理”,全力推进全市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
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加快解决“充电贵”问题、加快完善报废回收机制,确保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各项整治任务落实落地。
3月26日,重庆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重庆市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安全管理规定》,自5月1日起施行。《规定》作为全国首部关于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安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填补了相关领域的法规空白
自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以来,云南省玉溪市通过强化源头管控、严格执法监督、深化科技赋能和推动社会共治,逐步构建起整治行动闭环管理体系,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黑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部署全省各地突出重点,多角度宣传、多部门联动、多媒介覆盖,开展电动车全链条专项整治、宣传工作,切实增强群众电动自行车火灾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