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巴特尔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草原牧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提案》收悉。您结合草原农牧区消防安全存在火灾预防难、扩散快、受灾范围广、灾害影响大等突出问题,提出以锡林郭勒盟为试点,加大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资金投入,用于支持苏木(乡镇)专职、志愿消防队和“马背消防队”等群众自防自救力量及草原牧区应急救援信息化建设的提案,符合草原农牧区消防发展需求,充分体现了对消防工作的重视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切,对于推进草原农牧区消防安全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经商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资金投入的建议。2022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要加强地方干部群众的防灭火技能训练和装备配备,探索建立森林草原志愿消防员制度”“探索将地方防灭火专业队伍纳入国家消防救援力量,按规定给予一定荣誉和保障”,为森林草原消防力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2022年10月印发的《“十四五”全国草原防灭火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十四五”时期总投资测算30.7亿元(中央投资26.7亿元、地方投资4亿元),其中预算投资7.56亿元,主要用于草原消防队伍装备和配套设施建设。2023年,中央财政通过增发国债资金,安排内蒙古自治区16.16亿元专项用于完善草原农牧区消防基础设施和购置车辆装备。同时,内蒙古自治区累计投入经费11.42亿元,完善基础消防设施建设,购置消防车辆404台、各类灭火救援器材装备2.43万件套。
下一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和国家消防救援局将继续加大资金和相关配套设施支持力度,加强消防设施建设。一是继续督促指导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做好消防经费保障工作,加强国债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持续指导当地做好消防车辆、器材装备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推进社会力量建设,更好发挥志愿消防队和“马背消防队”的作用。
二、关于群众自防自救力量和草原牧区应急救援信息化建设的建议。2023年以来,国家消防救援局指导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从草原农牧区实际出发,持续推动苏木(乡镇)专职、志愿消防队和“马背消防队”等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不断创新完善草原牧区应急救援信息化建设。一是强化基层消防力量建设顶层设计。自治区人大修订《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自治区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消防力量建设和火灾防控工作的意见》《农村牧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7个政策性文件,从责任落实、组织建设等方面对基层消防力量建设作了明确规定。二是健全基层消防安全体系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成乡镇街道消防服务中心1039个,建成乡镇政府专(兼)职消防队690个,专(兼)基层消防工作人员达2908名,招收政府专职消防员2269名,全区所有乡镇街道消防安全检查指导中心、政府专(兼)职消防队实现全覆盖、零盲区。三是创新完善消防信息化建设。全区各级累计争取“两智一图”建设及指挥中心建设改造经费6700余万元,联战装备建设经费3500万元,配备综合定位、物联网、自组网、超轻卫星站等新型联战通信设备233件(套)。同时,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部署“蒙古语报警智能处理软件”,与119智能接处警、智能指挥交互联通,打造新型智能指挥调度平台。特别是锡林郭勒盟消防支队针对草原农牧区手机信号不畅,农牧民群众报警难问题,投入37.8万元创新开发具备网络一键报警、灾情实时定位、救援路线导航功能的“草原云焰”智能指挥调度平台和“草原119”APP,并组建农牧区网络报警微信群、在苏木嘎查试点推广安装物联网烟感报警器,努力打造契合地区实际的“一短三快”快速响应机制,以信息化助推草原农牧区消防工作现代化发展。
下一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和国家消防救援局将继续提升草原牧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一是总结推广创新工作经验。总结完善“马背消防队”群众自防自救体系和“草原云焰”智能指挥调度平台的工作经验,建章立制固化工作模式,持续投入完善平台功能,适时召开草原农牧区基层消防力量建设现场会,宣传推广创新经验做法。二是加强与专(兼)职消防队的联勤联训。指导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健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与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志愿消防队共训共练、救援合作等机制,不断提高草原牧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国家消防救援局
2024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