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二维码

消防机器人突入一线处置危化品泄露爆炸有效保障消防人员高危火场救援安全

在“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危化品泄露爆炸演习现场,机器人大队顺利完成了危化品储罐火灾扑救任务,演习了消防机器人在“人不能近、人不能及、人不能为”的易燃、易爆等复杂、未知因素多的情况下,替代救援人员进行灭火救援。

演习中,一排排整齐的“机器人消防员”顶着储油罐随时可能爆炸的危险正在进行灭火作业。镜头推近,高昂的消防炮筒耸立在正前方,潜望式摄像头正目视着四周及时将现场信息回传给后方,身后便是长长的水带,一群像坦克一样的机器人正在作业,这就是四川消防救援总队泸州消防救援支队的机器人大队。

参与此次演习的灭火机器人主要分为“暴雪”和“水龙”两个型号。代号为‘水龙’的灭火机器人,装备质量达520公斤,其履带外部采用耐高温阻燃橡胶、内部全金属骨架,同时搭载楼梯攀爬、自动降温、自动避障、图像声音采集系统等功能。无线通信距离为1公里,最大流量可达80升每秒,有效射程85米,最佳有效作战半径为200米。据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科长林刚介绍,消防机器人作为一种无生命载体,在面临高温、浓烟、有毒、缺氧等各种危险复杂的环境时,可有效代替消防指战员进入事故现场开展灭火救援作业,大大减少消防救援人员伤亡。

据了解,泸州消防救援支队已组成包含38台机器人和12辆机器人运输车的机器人救援大队,并在全国率先开展机器人单独编成作战,进一步提升了消防救援队伍综合救援能力。

相关链接

提升应急能力 筑牢安全防线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四川省政府联合举行“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召开“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总结评估视频会议

迅速集结、立体施救、科技保障“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促进提升现代化抗震救灾能力水平

破解突发灾害现场通信中断难题“翼龙”无人机化身空中基站可定向恢复50平方公里的移动公网通信

提升灾害被困人员搜救定位能力无人机空地协同实现“点对点”精准搜救

大载重直升机解决重型救援设备空运难题最大起飞重量达56吨的米-26直升机参演

迅速搭建联合方舱医院为灾区伤员提供达三级综合医院水平的应急医疗服务

解决灾害导致桥梁坍塌道路中断难题50吨漕渡门桥紧急架设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