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二维码

提升灾害被困人员搜救定位能力无人机空地协同实现“点对点”精准搜救

“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通过无人机空地协同技术,根据区域内手机信号迅速确认被困人员位置,有效解决了信息源受限的局面,提升了救援队伍精准救援的能力,为科学调度救援力量、精准施救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依据。

“收到!无人机空地协同队伍立即出发。”在演习现场,指挥部收到电话求助,一位74岁的老大爷疑似被埋,除了知道地震发生前老人与儿女通过一次电话,其它被埋地点、现场情况一无所知。

营救生命,争分夺秒,无人机战队联合地面搜救小组立即布署,朝着建筑物垮塌方向高空搜寻。搜救人员利用先进的无人机空地配合手机信号搜救装备进行搜救,充分发挥无人机高机动性、不受地面限制等优势。在飞行高度15米情况下,无人机在7秒内便可搜寻1平方公里内手机信号,实现大范围被困人员10米精度的快速定位,同时结合地面单兵手机信号搜救装备,可进一步实现0.2米精度的手机定位,根据手机唯一身份码(IMSI),第一时间识别被困人员身份信息。

最终,在无人机战队、消防救援队、蓝天救援队等通力协作下,被埋老人被成功找到。此次救援演习任务中,空中力量的搜寻摸排与地面救援人员的搭配相得益彰,科学、高效的作业方式不断推动营救流程的持续革新。

相关链接

提升应急能力 筑牢安全防线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四川省政府联合举行“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召开“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总结评估视频会议

迅速集结、立体施救、科技保障“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促进提升现代化抗震救灾能力水平

破解突发灾害现场通信中断难题“翼龙”无人机化身空中基站可定向恢复50平方公里的移动公网通信

大载重直升机解决重型救援设备空运难题最大起飞重量达56吨的米-26直升机参演

迅速搭建联合方舱医院为灾区伤员提供达三级综合医院水平的应急医疗服务

解决灾害导致桥梁坍塌道路中断难题50吨漕渡门桥紧急架设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