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二维码

突发“化工企业爆炸起火”怎么办?灭火“尖兵利器”紧急出场救援→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发事件的发生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传统的救援体制和手段已难以适应新的应急救援形势需要,而一大批消防利器的亮相,展示出救援新战术、新战法。

2021年5月14日,一场代号“应急使命2021”的抗震救灾演习在四川省雅安市举行,这是应急管理部成立三年来首次举行的大规模实兵检测性演习。

演习模拟当地发生7.5级地震,造成房屋倒塌,大量人员被困,电力、通信、道路、桥梁等部分中断,景区游客滞留,部分水库、水电站大坝等设施受损严重。

其中一个演习场景是当地一个大型石油储罐区输油管线出现破裂,大量汽油泄漏,严重威胁防护堤内多个石油储罐的安全。经过高喷车、重型泡沫车、大流量拖车炮、灭火机器人等特种灭火装备投入战斗,成功将大火扑灭。

侦察灭火机器人就像一辆小坦克,能够负重250公斤,配备履带式轮组,有很强的越野能力,能应对复杂的地形,并且具有很强的续航能力,可连续工作3小时以上。

平常灭火用的水枪,最远的喷射距离是30多米,而它的距离最远可以达到88米。车载的遥控侦察摄像头,可以将现场画面实时传输到后方,供消防员进行决策,完成远程灭火操作。不仅如此,在灭火战斗中如遇高温,它还能自我保护。

侦察灭火机器人可应对“人不能近、人不能及、人不能为”的有毒、易燃、易爆复杂情况,替代消防官兵进入火灾现场侦察、搜救、灭火,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雪炮车是一款用于隧道等密闭空间的排烟灭火神器。它同样是履带轮,具有爬坡、气流排烟、水雾喷射、带水推进等功能,主要用于扑救地铁隧道、地下通道等封闭环境的火情,并可在300米内遥控操作。

这款雪炮车最大的特点,就是装载了一个硕大的炮筒,“炮筒”内有360个喷嘴,喷嘴喷出雾化水汽后,后面的“风轮”用强劲的风力将其吹出,最远射程达60米,每小时排烟量达9万立方米。

这台雪炮车是由轨道运载车、一辆大功率履带车和一门高压雪炮组成。这辆车在地面的行驶速度是每小时6公里,可一旦进入到轨道上,行驶速度就能达到每小时40公里,可以快速到达线路的任何地点。

随着侦察灭火机器人、雪炮车、排烟降温机等一大批救援利器的加入,极大提升了灭火战斗的效率,让一线消防战士的自身安全得到保障,“天地协同,智慧救援”成为了灭火救援的新战法。

2020年7月12日上午10点12分,福建省龙岩市一家化工企业突然爆炸起火,事故现场只有一条路,弯多、坡陡、路窄,爆炸、热浪和流淌火,对参战指战员和周边安全形成了严重威胁。

在无人机用可见光、热成像双波段对火场进行侦查指引之下,应急处置指挥部在高风险阵地部署消防机器人、遥控水炮参战,经过近21个小时的战斗,终于扑灭了火灾。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在各类灾害事故的救援中,无人机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翼龙无人机空中通信平台,是应急管理部打造的应急通信国家力量,能够定向恢复50平方公里的移动公网通信,建立覆盖15000平方公里的音视频通信网络,保障受灾地区的专网通信。

地震救援和应急抢险都是综合性救援工程的主要部分,每一次成功的紧急救援都离不开高效的指挥、调度,离不开战斗人员和后勤等各部分的相互配合。因此,像卫星通讯无人机这样的装备,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架卫星通讯无人机飞行高度可以达到6000米,并具备强大的运载能力,可以投送100公斤的重物,它以汽油为原料,实战应用中可达到20小时以上的续航能力。

超高层建筑的火灾处置,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目前,我国拥有超高层建筑6000余栋,数量居世界第一。近10多年来,全国共发生高层建筑火灾3万余起,直接财产损失超过15亿元。面对超高层火灾,传统的举高消防车常常力不从心。

模拟演习中,消防无人机群联袂救火,实现了聚焦定位、投放救生器材、投放干粉灭火弹、喷射泡沫、干粉灭火剂等功能,成功扑灭了高层火情。

相比直升机救援,用无人机灭火、运送救援物资,不仅同样高效、精准,还更具备经济性、适用性。

【半小时观察】 开启智慧救援新时代

消防员是和平时代,最危险的职业之一。对他们来说,每天都可能和死神擦肩而过。消防无人机、排烟灭火机器人等这些高科技装备是消防员最亲密的“战友”、是危险处置的“勇士”,它们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救援风险,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高科技救援装备的加入,将构建起更加科学的智控救援体系,提升应急救援的硬实力,增强我们应对自然灾害、突发险情的底气和信心。

△来源: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