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二维码

湖北:鄂州消防“1334”工作法构建消防志愿服务新格局

  近年来,鄂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立足“全民化、智能化、品牌化”消防志愿服务理念,采取“1334”工作法,盘活用好各类资源,充分发挥消防志愿服务活动边实践边摸索,不断探索新路径,打造鄂州消防宣传品牌,扎实推进社会化消防宣传工作向纵深发展。

  把消防志愿服务作为“一把手”工程。今年以来,鄂州支队将消防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专题召开党委会,研究成立了由支队主官任组长、各大队长任成员的“蓝焰牵手”消防志愿服务队领导小组,下设6支工作队,按照“三个一”工作模式(即:每日一调度、每周一讲评、每月一部署)实体化运转;审议并提请市委宣传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并与市公安、经信、住建和邮政管理局等部门建立了消防宣传联动工作机制,打造社会面宣传“全链条、全民化、全覆盖”工作格局,实现高站位对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确保安排部署到位、衔接保障到位、工作落实到位、群众服务到位。

  完善消防志愿服务“三个机制”。一是完善统筹机制。定期召开消防宣传调度会、培训会、比武竞赛等专项会议10余次,听取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个性化定制不同时期重点宣讲任务、培训教育计划和志愿服务内容等,促进队伍焕发活力。二是完善运行机制。部署开展“为爱留守你我同行”、“大手拉小手”、“特殊人群关爱”等20余个志愿服务项目,以“店小二”、“邻里关爱”服务模式,落实群众“点单”、消防机构“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志愿服务“四单”机制,实现了志愿服务“接地气”。三是完善保障机制。将消防志愿服务建设运行经费列入各单位年度预算统筹安排,确保经费足额保障。同时,采取“筑巢引凤”模式,加大志愿者招募和培训力度,全方位打造高素质、高标准的志愿服务队伍,促使形成更强工作合力,推动志愿服务不断深化拓展,截至目前,全市已招募外卖小哥、高校学生、社区大妈等消防志愿者已达3000余人。

  强化消防志愿服务“三项举措”。一是强化人员选配。健全完善消防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经费筹措、表彰奖励和权益保障等制度,规范志愿活动申报、过程监管、结束引导等内容,明确各消防志愿服务分队每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5次,服务活动时间不少于半天,截至目前,全市各消防志愿服务分队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次。二是强化服务质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严格落实志愿活动评价制度,现场邀请群众对志愿服务打分,保证服务真实有效,并通过系统积分排名,定期向志愿者发放原创消防文创礼包,引导市民参与消防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2万余小时。三是强化培训水平。依托消防科普教育馆、消防队站等场所,为消防志愿者群体提供涉及消防安全知识宣讲、安全隐患排查、初期火灾扑救等消防知识技能培训40余场,提升志愿者队伍的消防理论知识储备和业务水平,针对消防工作在群众日常生活所需,制作了3大类12项不同类型的科普课件,努力实现消防志愿服务的精准化、个性化、专业化。

  做到消防志愿服务“四个融入”。一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发动志愿服务队深入全市各类场所和300余个农村开展“循环式”消防宣传,上门入户为群众宣讲消防安全知识、排查火灾隐患,积极解决企业、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排查各类隐患900余处,受教育群众达21万余人,服务辖区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联合社区开展“消防夜市”、“手拉手送平安”、“消防知识进社区”和“查改身边火灾隐患”等消防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次,将消防安全知识送进千家万户,针对留守妇女儿童、独居老年人、残疾人等八类特殊群体建立弱势群体台账档案,一对一上门指导火灾隐患整改,并明确包保社区、物业企业、志愿服务者等联系人帮助改善消防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共提供消防上门服务900余次,排查各类隐患1000余处,制定防控措施830余条。三是融入文明城市建设。主动对接市委宣传部,建立评选表彰、激励办法、参选先进等工作机制,先后向地方党委政府报送20支先进服务团体和38名先进志愿服务个人进行表彰,代表鄂州市参加2022年湖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荣获银奖,进一步提高了志愿服务工作者的荣誉感和积极性。四是融入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媒体优势,兼顾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群体喜好和需求,创作独具特色的传播作品,携手校园消防志愿者拍摄《林黛玉讲消防》系列科普视频,全网播放量破2亿,邀请冬奥健儿朱易为鄂州消防代言,用名人影响力来提高群众关注度;拓宽官方账号服务渠道,从原来单一的信息推送向综合应用和服务群众方面转变;并联合志愿者开展20余场互动科普直播活动,网友观看留言量超过500万,将消防科普从“填压式教育”转变为“沉浸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