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二维码

【新华社】涞水消防队员眼中的“4次营救”

  叮铃铃、叮铃铃……这些天,河北省涞水县消防救援大队的报警电话格外繁忙。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涞水县地形地貌复杂,受到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群众被困情况多发。记者连日来采访了解到,7月30日至8月9日16时,当地消防救援大队共出警1000多人次,营救被困人员800余人。

  “没想水有多深,直接跳下去了”

  7月30日15时,涞水县胡家庄乡王各庄村内一轿车涉水被淹,3人被困车顶急需救援。

  接到报警后,涞水县消防救援人员紧急出动。在强降雨影响下,前往报警点的公路被倒下的树木挡住,消防救援人员紧急清出一条小路,加速赶赴现场。

  暴雨一直下,路上水位随之上涨。临近报警点,车辆已经无法通行,消防救援人员改用橡皮艇。在一处洼地,他们找到这3名被困人员。

10154234E7AD30703BE912ECE21572372E7B5E9B.jpg

  7月30日,消防救援人员解救被困车顶的3人。(董军伟摄)

  受困群众吴磊回忆,他的车完全被洪水淹没,他和他的爱人郑欣从天窗爬出站在车顶,他的母亲蔡玉书因为年岁较大,爬不出来,暂时踩在车辆副驾驶座上,半个身子探出,半个身子淹没在水中。见到消防救援人员,他们3个人不停挥舞双手,惊慌感逐渐退去。

  橡皮艇靠近后,几名消防救援人员直接跳入水中。经过12分钟的紧张救援,3名被困人员成功转移。

  “90后”涞水县消防救援大队队员卢鹏硕说:“当时也没想水有多深,直接跳下去了,那时候什么也顾不上了。”

  “一对老夫妻出来后抱着我们哭,连声说谢谢”

  8月1日凌晨,涞水县永阳镇西垒子村、南桥头村,涞水镇北关村,王村镇辛庄头村房屋被淹,多名群众被困。

  “1点03分,第一通电话是西垒子村打来的,之后其他村庄纷纷求援。”涞水县消防救援大队队员董军伟说,消防救援人员兵分两路,他跟随其中一路来到西垒子村。

  据介绍,西垒子村的房子大多被淹,水流湍急且水位极速上涨。臧建成,申宝,王新苗等几位消防救援人员判断水位后跳入,水漫过了腰部。他们手挽着手接近被困人员,以肩为梯、以背为桥,依次将群众转移。

10154234FEEBC5BC471ED4D8F61096D5F29877B3.jpg

  8月1日,消防救援人员在夜间解救被困群众。(董军伟摄)

  “在一处地势低洼的自建房上,一对老夫妻相互依偎,水快要淹到他们脚下。”董军伟说,“队员们把两位老人背到橡皮艇上,然后划船抵达安全区域。两位老人难掩激动,抱着消防救援人员放声痛哭,嘴里一直念叨着谢谢。”

  那一天,从1时03分至11时10分,两路消防救援人员在这几个村子共营救被困群众72人。

  “为了救援,我们三进三出”

  从7月31日到8月1日,消防救援人员三进三出一渡镇“新新小镇”。

  “最早是31日接到报警,‘新新小镇’水位快速上涨,多处房屋被淹。”董军伟说,消防救援人员即刻出动,在小镇旁的龙安大桥,湍急的河水不时冲上桥面,威胁行车安全,且持续暴雨导致周围河床和道路变形,水上漂浮着木板等杂物。

  涞水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廖勇说,当时救援风险较大,正要重新谋划时,突然听到远处水中有人呼喊,一看是位老人抱着树干漂在水中。

  “救人要紧。”廖勇说,“因为水流急,橡皮艇马达开到最大仍无法前进,最后只能依靠双桨控制方向,借助水流向老人靠近。”

  经过奋战,老人获救。不远处,又发现另一位老人抱着拳击沙袋漂在水中。“把两位老人救到艇上时,他们意识有些模糊,再晚一步后果不敢想象。”廖勇说。

  将老人送至安全地带后,救援队第二次进入小镇,又救出5名被困人员。第二天一早,消防救援人员第三次进入,并通过多方协调,组织了3台铲车,将群众安置在车斗上,分批次转移。

10154233B46B1493CDF8A9C68A79D64FEA72DAD0.jpg

  8月1日,消防救援人员运用铲车解救被困群众。(董军伟摄)

  “孩子们说,等重建好了,回来看我们”

  8月3日8时许接到报警,野三坡一酒店附近路面坍塌,45名外地师生和15名酒店工作人员被困。

  “道路坍塌,无法行车,我们只能沿着断断续续的公路和泥泞的山路徒步走,还要随时注意可能出现的落石和塌方。”董军伟说,过铁路、穿隧道、上高山,以前行车30分钟的路程,那一天,走了3个小时。

  “来救我们了!来救我们了!”困在酒店里的师生连连称谢。

  这家酒店的负责人说,酒店和一些学校有合作,每年都有不少学生来这里参加艺考培训,我们当时看到消防队员来了,大家一阵欢呼。

10154234008AF1AAE3B8D276F1E4CEF8E50A2051.jpg

  8月3日,消防救援人员带领被困师生穿过隧道。(董军伟摄)

  引导被困人员撤离过程中,途经一条长达4公里的隧道,里面漆黑一片。为了减轻孩子们的恐慌,董军伟提议合唱。

  曲终,迎来隧道的尽头。

  “谢谢你们!等重建好了,我们一定回来看你们。”在感谢声中,大巴渐行渐远。历经7个多小时,往返80公里,又一次营救结束。(记者岳文婷、赵鸿宇、邹尚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