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接入电阻装置系统后,杜绝了电动自行车上楼停放、入户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并且物业人员可在控制室看到可视化的报警弹窗,远程喊话。
山东省青岛市试点以换代充、智能监测、区域治理三项创新举措,坚持问题导向,立足调研论证,引导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势,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
山西省运城市消防救援支队“听民意办实事”,聚焦群众反映的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飞线充电、违规停放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突出问题,采取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方式,全面加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着力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
山东省潍坊市聚焦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等重点难点问题,系统谋划、分类施策、源头防控,持续发力推进既有小区充电设施和停放场所建设,以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小切口”推动末端安全治理“大提升”,取得实质成效。
《两个办法》从制度层面为规范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及集中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提供政策指引。
会上,市整治工作专班办公室通报了2024年整治行动整体工作情况;市经济信息委、市公安局、市住建委、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分别对本行业系统2024年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了小结,并部署安排2025年整治重点任务。
为进一步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走深走实,湖北省十堰市探索建立“市场监管局+派驻纪检组”的“局组联动”工作模式,紧盯群众身边具体实事项目,狠抓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充分保障群众购车用车安全。
湖北恩施州突出“小切口”,侧重“大改革”,强化科技赋能,创新推行“二维码”标签车牌溯源管理,打造具有恩施特色的电动自行车“路面行驶、违停违充、火灾溯源”管理新模式。
紧盯安全源头、关注充电难题……自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湖南省张家界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联动相关行业部门,聚焦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发力,守护电动自行车安全不“掉链子”。
太原市工作专班开展的一系列务实举措,不仅为电动自行车使用安全带来显著成效,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