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百姓家里有很多可以“客串”灭火器的物品可以用。家里的厨房内容易发生小火。
紧急时刻也能发挥大作用。如果使用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烧水做饭,像毛巾、抹布等打湿后。万一煤气管道或液化石油气喷嘴漏气失火,用湿毛巾往上一扑即灭,再赶紧关闭阀门,就可防止一场火灾。
另外,湿毛巾还可“客串”防毒面具—火灾浓烟中避难时,可用一块毛巾捂住嘴和鼻,迅速冲出火场。防毒面具是一种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利用面罩与人面部周边形成密合,使人员的眼睛、鼻子、嘴巴和面部与周围染毒环境隔离,同时依靠滤毒罐中吸附剂的吸附、吸收、催化作用和过滤层的过滤作用将外界染毒空气进行净化,提供人员呼吸用洁净空气。
防毒面具一般由面罩、滤毒罐、导气管、防毒面具袋等组成。毛巾折叠层数越多,含水量越大,除烟效果越好。如果没有专业灭火器材,就要利用现有物品灭火,比如食盐就是可选择的灭火剂。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高温火源下,可迅速分解为氢氧化钠,抑制燃烧,而且在火上撒盐还可发生吸热反应,使火很快熄灭。
遇到火灾逃生时,应尽量把身体降低,趴着前进实际上比站着逃跑更安全,这样可以躲避迅速向上走的滚滚浓烟。如果困在室内出不去,就赶紧关上房门,用湿毛巾塞住门缝,并不间断用水浇门缝,等待救援。市民要注意身边的劣质电器产品、老化破损的气管等,不要将电磁炉等与可燃物太接近,这些都是火灾隐患。 |